楼宇清洁研究

两会聚焦│垃圾分类处理,难度到底在哪里?

时间: 2019-04-15访问: 2178

          全国两会上,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鼓与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院长陈晓红建议,“分步骤、分层次、有目标”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步伐。


          在2019年的春节期间,很多从城市返乡的村民都感叹农村的变化“干净整洁了!”,也有部分村民发现,远离乡村的公路边也多了不少垃圾堆。

    这几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城市一直鼓励垃圾分类,如广州的大街小巷和社区内,只要有摆放垃圾桶的地方,一定是有三个以上的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然而,因各种原因,导致垃圾分类处理的发展非常缓慢。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鼓与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院长陈晓红建议,“分步骤、分层次、有目标”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步伐。


          垃圾处理难题亟待解决

          “从理论上讲,现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已经具备了垃圾分类处理的能力。”广州市民张凯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市区还是城中村,区政府和社区都一直在鼓励市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还且还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激励措施,宣传工作也做到了每家每户,城市居民素质也相对较高,理应实行分类垃圾的推行会比较容易,但事实上,这项工作的推进还非常缓慢。

    张凯说,最主要是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政府部门在街边摆放三个垃圾桶是可行的,但在每个家庭里,要同时摆放三个装不同垃圾的桶,大多数居民还做不到。除了习惯之外,家里也除了餐余垃圾之外,其他垃圾比较少,偶尔一点其他垃圾,要用另外的垃圾桶来放,实行起来还比较难。


          城市居民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尚且艰难,何况在农村,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春节后从广东普宁返回广州的陈晓琳告诉《小康》记者,虽然现在村子里面很干净了,但沿着高速公路一路走来,发现路边有好几个堆积如山在的垃圾,“如果在夏天,太阳一晒,那种难闻的气味可想而知。”他说,垃圾处理问题急需解决。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多样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卫生填埋和垃圾焚烧仍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分别占62%和30%,其它处理技术占2%,还有6%的生活垃圾未进行无害化处理。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垃圾量巨大,由于未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无论是采用焚烧、还是填埋等方式,都会导致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再生资源被填埋或焚烧并付出成本。如果所有生活垃圾都进行有效分类,根据垃圾成份及属性,选择更经济、更合理的处理方式。通过有效的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再生利用化。从而降低后端处理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也减少了后端处理带来的环境再次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


          垃圾分类处理是有环保最节约成本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虽然我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十几年间各地政府采取过各种尝试,但垃圾分类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推行。


          应从教育法制层面推进

          我们在城市五彩霓虹灯下,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美好,却不知我们也正处在垃圾包围的中心。我们享受的一切食物和自然资源,无一不是来自城市以外,而城市外面的世界,正在被我们自造的垃圾所吞噬和污染。


          中国城区和县城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7%,年产生垃圾量达3.4亿吨(按人均生活垃圾量1.5kg/d计算)。而2016年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2.7亿吨,占垃圾总量79.4%,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0亿吨,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0.7亿吨。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甚至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将会越来越大。


          无论是政府还是居民,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便是,不管用哪种方式,垃圾处理问题急需解决。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营环卫工人张金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几年,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垃圾分类。如果生活垃圾分类做不好,会造成垃圾围城,垃圾随意堆放、丢弃,影响居民生活环境。“我希望垃圾分类能够快速推广落实。”张金海说。今年他带来的议案是关于怎样才能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张金海认为要想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必须从人、法、财、物四个方面去解决。人,即广大环卫工人和主管生活垃圾分类的人必须下决心干好这份工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紧跟国家政策。法,即国家要出台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政策,从试点经验来看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会很难推进。财,即国家出专款,对垃圾分类收集装置进行研发和垃圾分类运输车购置。物,即建设相应配套的垃圾处理厂,比如说建筑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回收再利用处置厂、有条件建设焚烧垃圾发电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院长陈晓红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步伐。陈晓红委员建议,“分步骤、分层次、有目标”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可率先在46个试点城市中选择若干生态城市或重点城市先行推进,具体可从商务区、中心城区等开始试行。一是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二是优化相关收费措施,明确费用征收主体,扶持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三是建立阶段收费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黑龙江省委会副主委、民革哈尔滨市委会主委顾福林建议说,建议国家教育部门修改目前中小学教学大纲,将垃圾分类知识作为必学必掌握的知识点,充实到各有关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建议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在语文、科学、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制、美术等学科的教材中融入垃圾分类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产生和由来、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以及目前垃圾处理技术等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阶段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建议编制《垃圾分类教学指导意见》,使教师明确垃圾分类教学指导思想、目的和方法及意义、目的和作用,把握学校垃圾分类教育的基本思想,掌握各科教学大纲中有关垃圾分类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点,指导教师将垃圾分类教育具体落实在自己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从基础抓起,率先在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中普及生活垃圾和减量知识教育尤其重要。”顾福林说。


          “国家层面的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工作是突破目前垃圾处理困境的保证,亟需以土壤和水污染、雾霾治理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推进配套工作建设,尽快改善城市和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表示,“加快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和配套工作建设”,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议案,印萍建议,加快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国家立法工作,推进差别化垃圾处理收费和信用制度的法律环境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垃圾回收处置技术研发,最终构建“节简”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