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服务研究

走出心灵的困境 ——药品安全管理个案服务探析

时间: 2018-07-14访问: 3062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阿凤(化名)

      性别:女

      年龄:36岁

      (二)个案背景资料

      1、重要引发事件

      服务对象在医院确诊,被评为一级偏执性精神类残疾,需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但药物会有较大的副作用,如对身体肝脏、肾脏等造成损伤,导致肥胖,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为此服务对象对服药较为抗拒,常拒绝服药。而如不按时服药,服务对象情绪易激惹,及可能发生伤人或其他暴力行为。故此,职康中心工作员将服务对象转介至社工处。

      2、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1)服务对象的自我心理调适:在职康时,服务对象有参与职康开办的绘画与练字服务,服务对象尤其喜欢写毛笔字,并且在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会以这种形式使自己平静下来。

      (2)家属的支持:服务对象的主要照顾者是母亲,在服务对象抗拒服药时,母亲会偷偷将药碾碎,加入汤里让其服下。但对服务对象出现的情绪或易激惹的状况没有太多处理经验,也因此会与服务对象引发较强烈的冲突。

      3、人际关系

      (1)家庭关系:服务对象与父亲关系一般,与母亲关系很亲密,平时主要由母亲照顾。服务对象另有一位弟弟,弟弟已经成家,并不与父母及服务对象生活在一起,服务对象早期曾辍学打工为弟弟赚学费,姐弟两关系较好。

      (2)朋辈关系:服务对象主要生活圈,除了家里,便是职康。因病情关系,服务对象在家里与其他朋辈很少来往,也较少参与社区活动。在职康中心,主要接触的对象为工作员,但与工作员的关系一般,与其中一人关系较好一点。而对于中心其他朋辈群体,所接触不多,无恋爱史。

      (3)社会关系:服务对象较少参与社会活动,偶尔参加职康组织的外出游玩活动,但接触的群体亦多为职康中心的同伴和工作员,与社会的接触不多,社会活动参与不足。

      4、情绪状况

      (1)抗拒:由于按医嘱所服药物,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会对身体内脏造成损害,对容貌产生影响,所以服务对象较为抗拒。

      (2)烦躁:服务对象有十八年用药经历,如未能按时用药就会造成病发,长期的服药经历让服务对象感到烦躁,及经常产生情绪问题。

      (3)消极: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接纳,产生消极情绪。

      5、健康状况

      (1)一级精神残疾:服务对象在医院确诊,被评为一级偏执性精神类残疾,需遵从医嘱按时服药。

      (2)内脏损伤:由于长期服药,服务对象出现肥胖状况,肝脏存有一定的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

      (3)抑制神经:由于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对服务对象的神经抑制有一定影响,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呆滞。

      6、经济状况

      服务对象儿时家境贫寒,曾在未成年时辍学外出打工养家,家庭现时经济状况渐渐好转,现在弟弟已成家和工作,父母也有一定的收入,服务对象在职康会有一定的补贴,生活虽然不够富裕,但是也算平稳。

      7、支持网络

      (1)家庭支持:家人对服务对象的病情认识比较客观的,不会歧视和打击,总体来说家人能够给予服务对象较好的支持与尊重。

      (2)职康帮助:职康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能够得到一定的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能够使服务对象生活的更好一点。并且职康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为服务对象建立社会联系提供方便。

二、问题分析


      (一)理论基础

      1、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服务对象对服药后产生副作用这一事件,产生了非理性认知,即“服药不仅没有使我好转起来,反而让我变得更加不好,我不应该按医嘱吃药。”而这一认知产生之后,如果能给予及时的指引,就可以较好地引导服务对象的情绪、情感和行为。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服务对象问题而言,其所出现的问题,是服药以及疾病本身引起的问题所致。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如环境的不接纳,社会活动参与机会少,家属支持性不够等有关。因此,在服务过程中,除了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辅导外,也因从第三方间接影响服务对象,包括为服务对象的家人提供支持,协助家庭构建支持网络,倡导社会环境改善等。

      (二)问题分析

      1、因对药物的副作用产生的不合理认知,对服药产生抗拒。

因服药而产生的副作用,让服务对象产生了较多的不合理想法,例如“服药会让我变得很丑”、“服务不会让我疾病好起来,反而更加不好”等等,但不服药所导致的后果又是极为严重的。所以社工可以协助服务对象正确看待药物副作用,提升其自信心和自我认知,以达致遵从医嘱服药,并提升自我认识之目的。

      2、情绪不稳定。

      服务对象因疾病的存在,及易受疾病影响,造成情绪波动,因此,除协助服务对象遵循医嘱外,社工可以协助她学会怎样管理自己情绪。

      3、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纳。

      由于服务对象患病,加之社会参这一疾病的认知不足,会产生疏离和歧视,使服务对象较难被他人接纳,社工可以以小组活动、社区倡导等方式,增加服务对象与人沟通的机会和社会参与,提升社会公众对服务对象的接纳与认可。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介入总目标

      引导服务对象建立建立对服药的理性认知,以优势视角发挥服务对象的自我优势,正确看待自我。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阿凤提供外界支持。

      2、介入过程目标

      (1)协助服务对象做好服药管理:帮助服务对象客观看待药物副作用,可按医嘱按时服药。

      (2)协助服务对象做好情绪管理。在协助服务对象实现良好药物管理的基础上,教会服务对象2种以上做好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

      (3)促进朋辈和社会公众对服务对象的接纳。通过开展朋辈辅导、家庭能力建设和社区倡导服务,让服务对象与至少两位朋辈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增进家庭、社区对服务对象的接纳与支持。

      (二)服务策略计划

目标

达致目标的具体方法

预计持续时间

协助服务对象做好服药管理:帮助服务对象客观看待药物副作用,可按医嘱按时服药,以及提升自我认识。

1、利用视频、图文等方法,协助服务对象正确理解药品副作用,以及可降低副作用的方法,降低对药品的恐惧心理。

2-3次面谈

2、发掘服务对象之所长,如毛笔字、绘画等,转移其对药品副作用的过渡关注,并从自身优势中提升自信心。

1-2次主要面谈(贯穿整个辅导过程)

3、家庭支持系统构建,与服务对象家人取得联系,增强家人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尊重与支持。同时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家庭支持系统,让主要照顾者正确理解药品之副作用,作协助服务对象做好身体复查、用药等管理。

2-3次面谈/家访

4运用代币制的方法,给予服务对象阳性刺激,帮助其强化按医嘱定时服药的习惯。

2个月跟踪

协助服务对象做好情绪管理。在协助服务对象实现良好药物管理的基础上,教会服务对象2种以上做好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

1、面谈,运用接纳、